

大众网记者 张小璐 德州报道7月25日上午10时,随着路面隔离设施的移除,车辆平稳驶入,德州天衢新区规划11号线(联强·江南艺境小区东侧道路)正式建成通车。这条全长约400米、宽20米的道路,历时3个月建设,如今成为连接周边小区与商圈的重要纽带,周边居民期盼已久的“回家路”终于畅通。规划11号线南起17号线,北至新河路。其东侧的江南艺境小区二期此前处于施工阶段,铺设的临时道路因长期使用,路面坑洼不平,多处破损严重。往来车辆颠簸难行,不少居民和企业车辆不得不选择绕道,出行时间和成本显著增加。“以前送孩子上学要从南门绕一个大圈,非常不方便。碰上高峰期,堵车就更耽误时间了。”家住江南艺境小区5号楼的居民任静道出了大家的心声。这条路的通行问题,成为周边居民反映强烈、亟待解决的民生事项。民有所呼,政有所应。今年4月,针对群众开通道路的迫切诉求,天衢新区建设管理部迅速行动,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,制定了科学可行的建设方案。项目启动后,部门坚持每日协调调度,全力保障工程顺利推进。5月初,施工队伍正式入场。如何确保工程又好又快完成?项目在建设中引入了多项举措提升效率和质量: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,高效监控工地全景,精准把控施工质量;部分道路构件采用工厂预制方式,运抵现场后精准安装,有效缩短了现场作业时间。“我们通过优化工序衔接,压缩主体工程工期,为后续路缘石铺设、交通标识安装等附属工程争取了宝贵时间。”负责施工的德州市中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、总工程师赵丽介绍。

项目的快速推进,更离不开高效的部门协同。在天衢新区行政审批部、城管分局等部门的通力协作下,通过资源整合与高效调度,规划11号线最终比原计划提前2个月实现通车。通车现场,崭新的沥青路面平整延伸,路缘石整齐铺设,交通标识标线清晰,信号灯运行正常,为居民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。“现在好了,直接走东门新路,至少能省5分钟,高峰期省的时间更多,方便多了!”任静脸上洋溢着笑容。她的感受,代表了众多受益居民的心声。这条道路的贯通,意义远不止于节省几分钟的通行时间:便民利民上,周边居民上学、就医、购物等日常出行更加便捷。助企增效上,商业园区的企业在货物运输、员工通勤等方面的效率将得到提升。优化路网上,进一步完善了天衢新区城市路网的“毛细血管”,区域交通承载力和吸引力切实增强。规划11号线的建成通车,是天衢新区持续改善民生、提升城市功能的一个缩影。今年以来,全区在城市管理领域持续发力:老旧小区加装电梯,缓解居民“上下楼难”;新建31处充电设施、增加充电端口1800个,纾解新能源车主的“充电焦虑”;先导项目等配套道路在内的10余条新道路建设在稳步推进。从一条路的贯通到一系列民生实事的落地,天衢新区正以务实之举,不断疏通城市运行的血脉,回应群众关切,让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具体、更可持续地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。举报/反馈
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